医疗器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非标设备,每一款设备都有特别的地方(同款产品由通量不同产生的不同型号除外),从软件需求角度讲,抽象功能时如果不具备移植性,存在时限性,则价值分析时也应当充分评价。
一、项目经历
第一个是300项目,在研发过程中,由于“硬件和结构”改版,光路方向调转180度,之后提出软件增加反向功能,即硬件原通道#1~#12改为#12~#1。
第二个是20项目,该产品包含20个模块,5个构成一个通道,由于“硬件和结构”改版,温度模块的顺序打乱,之后提出软件增加自定义位置功能。
第三个也是20项目,该产品有一组指示灯,指示灯的顺序为#1~#5,由于“硬件和结构”改版,之后提出软件增加反向功能,即指示灯的顺序由#1~#5改为#5~#1,
二、修改代价
1 由于三次修改的内容都是逻辑性的,复杂度较高,修改和验证时间较长。
2 由于引入外部参数,同时存在版本控制混乱的原因,导致系统测试和外部客户反馈问题频发。
3 设计上,使系统复杂化,对小型团队来说存在很大隐患,后期维护的时候确实很困难。
三、价值分析
1 以上三次修改后,机械硬件定版,之前开放的可定制功能没有修改过。该功能使用频次为0。
2 研发结束的产品,如果要变更导致顺序调整,以上三次都是重大变更,涉及注册(假设强行忽略)、生产工艺调整(不改生产不了,必须改),检验流程(发布文件的检查,功能验证变化)。软件完全有条件一同升版。现有配置方案成本很高。
3 每个项目的需求不同,今天是这个模块要改,明天那个模块要改,这样抽象出来的功能不具备平台性。
四、总结
1 研发过程与硬件和机械配合的协议应当简单明了,而不是“华而不实”的需求。
2 软件的目的是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,而系统开发过程,除了平台性的功能外,其他的“定制功能”应慎重评价其是否有价值。
五、思维扩展
还有两点,一则是以上问题是典型的硬件和机械的问题,图方便拿软件来进行“扩展”的例子。针对这类“管理”问题后续将专题分享。如液位探测。另一则是项目计划相关总结。敬请期待。